
主講人🌆:關增建
主講人簡介:關增建,科學史博士⛳️。1995 年破格晉升教授🔩,任鄭州大學文博沐鸣2院長😫。現為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與通識教育委員會主任𓀘、沐鸣2歷史系特聘教授🎂,致遠沐鸣2Fellow📬,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🧠👩⚕️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、上海市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、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等社會職務🫃🏽。主要從事科學技術史尤其是物理學史🥙、計量史、科學思想史等領域的研究,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《中國計量史》🫛、外譯項目《中國計量史(德文版)》🚬、中國科協重大項目《“三錢”學術思想編年研究》等多項重大👨🏻⚕️、重要科研項目。在計量史的研究方面,開疆拓土⛹🏿🧑🏽⚕️,獨樹一幟,對中國計量史學科的形成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。日本計量史學會學報《計量史研究》曾兩度介紹其計量史方面的工作🚵🏽♂️,給予高度評價🎹。日本計量史學會名譽會長巖田重雄先生將其譽為“中國計量史研究的雙璧”之一💇🏻。
講座內容簡介:
從計量的視角看歷史,能夠對歷史發展動因得出不同的認識,解開許多歷史之謎。報告分析中國古代計量的涵義🦌,論述計量對古代社會發展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,指出😽,傳統計量隨著國家形態的發展而發展,至秦始皇統一中國而基本形成。先進的計量是秦統一六國的技術保障。王莽時劉歆對度量衡標準的考訂和對度量衡理論的闡發,標誌著傳統計量理論的成型➰。之後,傳統計量進入了漫長的調整和發展時期。中央集權的管理形式,為中國計量長期走在世界前列提供了基本保障🔰。明末清初🦕,傳教士進入我國,帶來了西方科學,促成了一些新的計量分支的誕生🕺🏽,為傳統計量向近代計量的轉化準備了條件。南京國民政府對新度量衡標準的製訂和推行🪅,標誌著傳統度量衡製度和理論的壽終正寢🧰🧖🏿。
時間:2019年10月8日(周二)10:00-12:00
地點:松江校區圖文信息中心第3報告廳